佩廷雕塑博物馆可称为家族博物馆。请讲讲这个家庭的父亲、雕塑家加夫里尔·阿列克谢耶维奇·佩廷。他是怎样的人?
加夫里尔·阿列克谢耶维奇·佩廷出身于贫穷的农村家庭。他父亲早逝,男孩十岁便不得不去工作。起初他是鞋匠的助手,随后掌握了泥瓦工、混凝土工等劳动技能。佩廷并非受过正规训练的雕塑家或画家,但他有与生俱来的体积感。青年时期参与修缮“胜利”电影院时获得了基础知识。在那里他结识了一位有文化的列宁格勒雕塑家,那位雕塑家注意到加夫留沙(这是对加夫里尔·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亲切称呼)的兴趣,开始教他雕塑,并后来布置家庭作业。佩廷的长女娜杰日达回忆道:“我小时候在外面玩累了,回家就睡。父亲会等家里人都睡了,然后就在餐桌旁开始捏塑。”就这样他一点点地投入进来。
佩廷在“白杨”公园认识了妻子玛莎。交往三天后,他去到她父母家,给他们一个选择:要么祝福他们结婚,要么他就将他们的女儿接走。就这样他们开始了共同生活。他对妻子非常温柔,称她为玛鲁申卡或玛申卡。后来当加夫里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开始去莫斯科在全苏民族艺术之家工作时,他每天给她写信,并给孩子们寄礼物。他无法长时间离开家庭,是一位关爱家人的丈夫和父亲,是模范的家庭成员。
二十世纪40年代初,国家在市中心的共青团街59号为佩廷划拨了一块地。于是他们的家族宅邸出现了,他把家从苏维埃街58号的公寓搬到了那里。加夫里尔·阿列克谢耶维奇没有被征召入前线——他受到了保留(豁免)。一方面因为他在市里和地区是一位知名的雕塑家,另一方面因为他在被疏散到奥伦堡的列宁格勒小歌剧舞剧院担任道具师。佩廷制作并维护舞台布景,用纸浆制作奇特的“食物”,邻里的小孩们都跑来围观。
可惜的是,这位雕塑家在年轻时便以悲剧性的方式离世,享年仅38岁。那天他和妻子去参加一场纪念十月革命周年的音乐会。他们的女儿——十五岁的娜杰日达和八岁的伊佳由一位远方亲戚(祖母)照看。孩子们睡着后,照看者离开,等待父母很快回家。音乐会进行到一半时,尽管妻子劝他留下,佩廷却忽然要回家。当他们接近家门时,他看到窗户开着。一个前一天因大赦出狱并想趁机发财的窃贼钻进了屋里。他听说佩廷前一天因为为布祖卢克市创作的一件雕塑作品获得了丰厚奖金,但他不知道佩廷从不把钱放在家中……加夫里尔·阿列克谢耶维奇被枪伤,后在医院去世。他的遗孀玛丽亚·彼得罗芙娜此后再未改嫁,并一直住在家族宅邸中直至去世。她独自居住,并将房间出租给学生。

加夫里尔·阿列克谢耶维奇·佩廷
佩廷的女儿们后来如何?
父亲曾希望大女儿娜佳成为建筑师,小女儿伊佳成为音乐家。伊佳·加夫里洛芙娜如愿:她完成了中学、音乐学校,随后考入萨拉托夫音乐学院(康塞瓦托里亚),分配到伟大的诺夫哥罗德,在那里一生在诺夫哥罗德音乐学院教音乐。
娜佳在父亲墓前发誓要成为雕塑家并继承他的事业。她决定报考列宁格勒伊·叶·雷宾绘画、雕塑与建筑学院。为报考她由家中一位熟人(当时正在雷宾学院学习)进行辅导。尽管娜佳从小就帮父亲照看市内纪念碑,会和泥土打交道、会捏塑,但她缺乏一定的理论知识,起初并不容易。她考上后不得不赶超那些拥有美术学院基础和成熟技艺的同学。娜佳日以继夜地捏塑,最终赶上并超过了他们——她的毕业作品被列宁格勒宗教与无神论历史博物馆收藏,这成为对她才华、技艺与专业性的认可。
佩廷擅长大型纪念性作品,创作过时代人物的雕塑:列宁、斯大林、恰卡洛夫、沃罗希洛夫等,高达三米以上。而娜杰日达则更多从事小型作品与人物肖像:画家、艺术评论家、演员等。同时她也有许多概括性形象作品,如“哈萨克男孩”、“女性肖像”、“母与子”等。她的小型作品常常反映生活中见到的场景。

娜杰日达·加夫里洛芙娜·佩蒂娜
请讲述佩廷博物馆何时以及如何成立?
博物馆于2021年11月对外开放。博物馆团队规模不大,仅有五人。此前这里是一个纪念性工作室,所有者是加夫里尔·阿列克谢耶维奇的长女娜杰日达,她在工作室工作直到85岁。她曾想出售这幢房子,但最终做出了明智的决定:将其赠予城市和奥伦堡州立美术博物馆,以便永远把他们家族的名字写入奥伦堡的历史。这不仅对我们城市是独特的案例,对整个国家也是罕见的——艺术家在有生之年创建以家族命名的博物馆。
博物馆由两部分组成。在约100平方米的空间中,一半为工作室,另外50平方米为居住房间,传达出上世纪40—60年代的生活氛围。许多家具与室内物品由美术博物馆的员工收集:铁床、挂毯地垫、蕾丝枕套、窗帘、唱机、收音机……

佩廷雕塑博物馆的原汁原味室内陈设
常设展有哪些展品?
常设展陈列保留在住宅部分。去年原计划为娜杰日达庆祝90岁举办展览,她亲自挑选并布置作品。但遗憾的是,她在展览开幕前十天去世。我们将这些作品保持她所希望的摆放方式,完整保留她的布展意图。
在娜杰日达的创作中,普希金题材占有特殊地位。常设展中展出三件与普希金相关的作品:《普希金与保姆》、《我记得那奇妙的瞬间……》以及普希金与达尔纪念碑模型的最早草图之一。普希金与达尔的纪念碑就位于奥伦堡市中心,苏维埃街的一个小园内。从构思到实现这座雕塑作品,娜杰日达花费了大约二十年时间。她走访了许多与普希金有关的地方,研究这位俄罗斯诗歌巨匠的生平与性格,力求尽可能准确地传达伟大诗人的形象。正是凭借这座纪念碑,她曾被提名为“奥伦堡名誉市民”。
常设展共展出13件作品,其中包括《父亲肖像》、《自画像》、《微风》、《女孩肖像》、《女中音。苏联人民艺术家 L. P. 菲拉托娃》、《普希金与达尔》、《母性》。佩蒂娜的作品使用多种材料创作:青铜、大理石、木材、耐火陶土(沙莫特)、铝、铜。相应地,这些作品采用了不同的技法:铸造、捏塑、雕刻等。她最主要的兴趣是对形态与质感的探索与实验。
佩廷雕塑博物馆举办哪些展览?
我们决定不只局限于佩廷家族的创作,也向观众呈现其他雕塑家的作品。今年我们以奥伦堡雕塑家亚历山大·叶菲莫维奇·苏克曼诺夫的展览开年,他也创作了许多城市的公共雕塑。目前我们正在展出娜杰日达·加夫里洛芙娜的个展,名为“女性的命运”。该展以多样的雕塑肖像与小型作品为特色,传达出不同的情感状态。展品包括《垦荒女》、《女厨师》、《女兵》、《闺蜜》、《生命之树》等。我们看到从婴儿期到耄耋之年的女性形象,涵盖不同职业和社会阶层:既有乡村的淳朴女子,也有都市的知识分子。当然,也有致敬奥伦堡披肩匠人的作品。传统的延续是娜杰日达创作中的另一重要主题。作品使用不同材料,材料的选择与形象的朴素或复杂程度直接相关。乡村姑娘的雕像使用木材,晒黑的海滩人体使用红色陶土。而像《维罗妮卡》那样的精致形象(在其中模特以圣经中的夏娃形象出现)则呈现为金色光泽的青铜。
此外,我们在九月计划举办名为“普希金·佩廷家族·奥伦堡”的展览,以纪念亚·S·普希金到访奥伦堡的周年。到年底我们还计划展示复古棉质/纸浆玩具。由于我们的室内布置再现了上世纪中叶的氛围,当时人们常用棉制玩具装饰圣诞树,我们将展出一位奥伦堡女匠的作品,营造一种魔幻的新年童话氛围。

位于共青团街59号的佩廷雕塑博物馆
博物馆举办哪些文化教育活动?
我们不仅将工作室用作展览空间,也把它作为举办大师班的场所。娜杰日达生前希望房子和工作室里常有人的声音和孩子的笑声,她在世时就赞同开展捏塑和陶瓷彩绘的工作坊。我们有一位出色的陶艺家玛丽娜·瓦西里耶芙娜·西尔基娜,她负责授课。我们教授陶艺基础、手工捏塑、陶瓷胚的彩绘。
来参加的人既有年轻人也有成年人。我们经常带着大师班到幼儿园、学校和企业活动中去。在暖和的季节,我们在博物馆舒适的小院里举办各种活动。今年“博物馆之夜”期间,我们举办了奥伦堡艺术家的集市和音乐会。

斯基泰豹彩绘——博物馆热门的工作坊
博物馆的未来计划是什么?
提升博物馆的知名度是我们的主要目标之一。我们有许多有趣的艺术家和雕塑家,希望奥伦堡市民了解自己城市的历史、每一座城市纪念碑的来历,接触美、更多地来访我们。正是为这些目标我们在实施各类展览项目。
娜杰日达·加夫里洛芙娜是位多才多艺的人,兴趣广泛,涉猎音乐、文学、绘画与雕塑。因此我们也向各类创作者开放,欢迎与艺术家、作家见面,举办大师班与讲座。在“艺术之夜”当晚,年轻的诗人和小说家们来读他们的作品——非常好也很有趣。我们需要扩大规模,与时代同行。让人们来到这里,学到新东西,获得愉悦,充实地度过闲暇时光。我们将非常高兴!
采访:叶丽萨维塔·德洛罗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