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是的,他也修过《没想到》这幅画。
这个话题之所以流行,是因为穆德罗盖尔的回忆录《在特列季雅科夫画廊的五十八年》。从这本书可以了解到以下内容:
我记得所有细节,因为我本人也因此受过影响。我们馆里有了《没想到》这幅画后,围绕它引起了很大的议论。画家和评论家们认为,那位从流放中回来的人的脸与家人的面容不协调。<…> 几天后,伊利亚·叶菲莫维奇来到画廊,这次带着画架和颜料。恰好那天特列季雅科夫不在家,他要离开几天去别处。
—— 可惜他不在。算了。给我个小梯子吧,我得在《没想到》上做个修正,——他对我说。
我们知道列宾是特列季雅科夫和他全家很亲密的朋友。但在没有帕维尔·米哈伊洛维奇特别许可的情况下,怎么能擅自做修改呢?我们有些尴尬。列宾立刻看出我们的窘境,微微一笑说:
—— 别担心。我已经和帕维尔·米哈伊洛维奇谈过要修改《没想到》中人的面貌。他知道我要做什么。
既然如此,也没办法——我们给他拿来了梯子,他穿上工作服,爬到画前,很快开始工作。不到半小时,流放者的头部就被修好了。
但艺术家并未就此止步,他转而开始修他的另一幅画《伊凡雷帝与其子》。
—— 我在伊凡雷帝的头上稍微动了点颜色。
的确,他“动”了,而且改动得很明显,头部的色调发生了显著变化。然后——令我们惊恐的是——看到列宾把画架和颜料挪向他的第三幅画《库尔斯克省的宗教游行》……
—— 这里我要加一些灰尘。成千上万的人群走过,灰尘扬起一片……但灰尘还不够。
果然,他在众人的头顶上加了许多灰尘,把整个背景都弄得尘蒙蒙的。
同日晚上,在没有见到特列季雅科夫的情况下,他就离开去圣彼得堡,并从圣彼得堡写信给特列季雅科夫,告诉他自己所做的修正。
特列季雅科夫看到这些修改后极为愤怒——他非常不喜欢列宾在画上所做的一切。
此后许多天,他每天早晨来到画廊时都会停在画前,开始抱怨道:
—— 画被毁了!画都毁了!列宾给特列季雅科夫写了信,但特列季雅科夫没有回复。最终,几个月后,列宾特意来到莫斯科,为了澄清这场误会。
后来这位收藏家与艺术家见面并训斥了他:‘您擅自修改了三幅不属您所有的画。我不喜欢那位前流放者的脸。而且这些不是我的画,这是全民的财产,您没有权利触碰它们,纵然您是作者。’
在这位画廊工作人员的回忆中,特列季雅科夫和列宾之间爆发了这样的激烈争论。但若读一读艺术家与慈善家的通信,就会发现这是事先的约定:
‘您当然已经知道,昨天我在您画廊里:我修了《伊凡雷帝》里需要修的地方,终于修正了《没想到》中进画者的脸(现在,我觉得是这样),并在《宗教游行》里稍微动了些灰尘——那里的色彩曾过于鲜艳。’ 五天后,帕维尔·特列季雅科夫回信说:‘我非常注意到您画作上的修改;看起来并没有毁坏。最有益的修改是对垂死王子颅骨的那一处。’
历史轶事就是这样通过引用单一来源流传开来。我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想要弄清楚其中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