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琳娜·伊万诺芙娜·茨维塔耶娃

关于博物馆

玛琳娜·伊万诺芙娜·茨维塔耶娃是银时代的俄罗斯女诗人、散文家、翻译家。未来的诗人出生于莫斯科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她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语言学家,曾在多所大学任教,并创办了美术博物馆(今普希金国家美术博物馆),母亲是一位具有波兰—德国血统的钢琴家。玛琳娜自幼表现出非凡的创作才能,在母亲那里学习音乐,在父亲那里学习文学。六岁时她就用俄语、法语和德语写诗。茨维塔耶娃在莫斯科的一所私立中学就读,随后在德国和瑞士的寄宿学校学习,热衷于古法语文学并旁听了索邦大学的讲座。 

茨维塔耶娃的第一本诗集《夜间画册》于1910年出版。1912年诗人嫁给了谢尔盖·埃夫龙(Sergey Efron),婚后育有三名子女。玛琳娜积极发表作品,出版了诗集《魔灯》,随后又出版了《两本书中的诗篇》系列。在革命前,茨维塔耶娃出版了多部诗集,同时也创作散文和戏剧。然而,革命及随之而来的内战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饥荒、幼女之死、丈夫(白军军官)的流亡——所有这些事件都在她的创作中留下了印记,充满了孤独、被遗弃和怜悯的主题。 

1922年,茨维塔耶娃把女儿们留在莫斯科,前往捷克与丈夫团聚。家庭生活清贫,辗转迁徙。尽管生活艰难,“捷克时期”仍然多产:茨维塔耶娃出版了数本著作,曾与帕斯捷尔纳克会面,并积极参与侨民的文化生活。随后一家人迁往德国,之后又到法国。在那里,人们对她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她崇尚自由的性格和非凡的行为在俄国侨民中引起了不满。在海外茨维塔耶娃较少发表作品,但她的散文获得了一定的认可。 

最后一部生前诗集《离开俄罗斯之后》于1928年出版。1939年,茨维塔耶娃与儿子回到苏联,与丈夫和女儿本应在那儿与他们团聚。然而,家庭重聚却演变成灾难。女儿阿里亚德娜被逮捕,随后谢尔盖·埃夫龙也被捕。诗人的女儿被送往劳改营,而她的丈夫被枪决。玛琳娜直到去世也未得知埃夫龙遇害的消息。卫国战争初期,茨维塔耶娃与儿子被疏散到鞑靼斯坦。为办理落户手续她需要就业,因而申请了洗碗工的职位。承受不住沉重的打击,这位诗人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出生日期
08 十月 1892
死亡日期
31 八月 1941
活动类型
诗人
选择一个城市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