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去寻找!
关于展览
在面包之家(Хлебный дом)有一个展览“我去寻找!”展出至夏末,展览主题为伴随人生重要事件的各种仪式。婴儿期、成长、初恋、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成熟、老年——这些都成为当代艺术家为本次展览专门创作的装置和艺术对象的主题。展览“我去寻找!”以总体装置的形式进行当代人类学性的研究,探讨那些帮助人从一种生命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的特殊传统与仪式。不过,“过渡仪式”不仅涵盖人生节律,也包含自然的脉动:四季更替、光与影、梦与现实。 为该项目十四位作者根据策展人指定的主题创作了从出生到婚礼、从季节变换到职业选择的作品。展览占据九个展厅,每个展厅都有自己的命名:“宴席”、“冬/夏”、“夜/日”、“梦/现实/死亡”、“职业/英雄”、“成长/入门仪式”、“出生”、“送别”与“婚礼”。观展的路线遵循一种童话般的逻辑:“向右走——遇见死亡,向左走——遇上婚礼!”如果从展览第一个展厅向右转,就会看到那些与人无关、无法掌控的生活变迁;若向左转,则会看到个人选择中最富情感的例子。 展览以创意团队“行星人”(Планетянин,即艺术家叶甫根尼·格里涅维奇和娜塔莉亚·库利科娃)的装置“山般的宴席”开场:167个长着鼻子的雕像人物围坐在桌旁,狂欢着某个未知的节日。究竟是婚礼、葬礼还是洗礼并不重要——这张七米长的桌子成为从日常到庆典、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生动隐喻。 在“冬/夏”与“日/夜”展厅中,艺术家阿列克谢·特列古博夫创作了动力画布,通过移动的滚筒和其他巧妙装置,呈现出仿佛永无止境更替的季节和昼夜变化。作品还配有一些反映自制生活用品现象的物件:以超市购物车底盘改造的手推车、由晾衣架改造的滑雪板处理台,以及用自行车轮制成的无线电天线。在“梦/现实/死亡”展厅,女艺术家玛丽亚·特列古博娃创作了一件关于梦与现实边界模糊的总体装置,讲述了一位曾为话剧《沉睡的公主》工作但已消失的舞台美术家的故事。 另有一个独立的展厅专门呈现婚礼主题。该厅以艺术家安德烈·巴尔捷涅夫为主导,他与声乐合唱团N’CAGED共同创作了基于作曲家弗拉基米尔·兰涅夫(Владимир Раннев)作品与作家热尼娅·涅克拉索娃(Женя Некрасова)剧本片段的吟唱式装置。该装置由十余件黑白服装组成,象征婚礼仪式中的各类参与者:新郎、新娘、见证人、父母以及其他同样重要的角色。在展览的其他展厅中,有伊琳娜·科里娜(Ирина Корина)和奥尔加·博日科(Ольга Божко)关于母性隐喻的作品,亚历山大·希什金-霍库赛(Александр Шишкин-Хокусай)关于成长的视频游戏,以及阿拉·乌尔班(Алла Урбан)的艺术对象。一些艺术家在创作中借用了采里岑(Царицыно)馆藏的物件。展览中还将展出来自博物馆天真艺术收藏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木制民间玩具。 采里岑博物馆—保护区(Музей‑заповедник «Царицыно»)一直支持与传统与民俗文化主题相关的当代艺术实践。不妨回想此前的展览“帕蒂玛特之路”(«Путь Патимат»)与“城市与手工艺:喀山的相遇”(«Город и промысел: встреча в Казани»),在那些展览中,民间工艺的作品与年轻艺术家的创作并列展出。新展在逻辑上延续了这一路线。